文汇报|杨勇:抓住机遇,推进“国际会展之都”建设

时间:2018-05-08 编辑:

2018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日前落下帷幕。有人从中洞悉世界工业发展三大潮流,有人感受了一场魔幻的“科技之旅”,有人觅得中国制造的机遇……对志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、当下正“举全市之力”筹备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上海而言,这个“世界工业第一大展”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:会展经济。

上海会展经济进入“加速跑”时代

会展经济与旅游业、房地产并称“世界三大无烟产业”。它是以会展业为支撑,通过举办展览、会议和节庆活动,形成信息流、资金流、物流、人流,从而创造商机,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,并带动若干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。由于其具有高效性、带动性、综合性、聚集性、科技性、互动性等多重效应,被视为“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”,又被称为“触摸世界的窗口”和“诱人的城市面包”,正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。如德国的汉诺威,英国的伦敦,都是著名的会展城市。

林立的展馆,丰富的主题,拥挤的人潮,科技派、国际范儿,是上海会展活动的生动写照。然而,会展在一些人眼中只是城市文化旅游活动的代名词,甚至成了大家争相“看热闹”的游园会。其实,我们更要“看门道”,关注会展背后的平台效应、资源配置优化等重要功能。正是靠着丰富多彩的会展活动,短短数日内就能为资源和需求主体牵线搭桥,会展经济缔造着城市未来的风起云涌。

思想有多远,目光就有多远,脚步就能延伸多远。近年来,上海大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,积极推进“国际会展之都”建设,会展经济进入“加速跑”时代。2017年上海展览业直接带动相关产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,会展经济“领跑”全国。目前,全市可供展览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米,位列全球主要会展城市第一。据国际展览业协会调查显示,全亚洲一半以上的B2B展会净面积在中国,其中,上海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首位、跻身世界前列。《“十三五”时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规划》明确提出到“十三五”期末上海基本建成“国际会展之都”。

充分放大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

从城市的本质去理解全球城市,核心要素是流动和聚集。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,上海要注重城市平台功能、连接功能、服务功能的形成和提升。进口博览会启动“6天+365天”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建设,打造“永不落幕”的博览会。这不仅将大大增强上海的节点城市功能,充分放大其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,而且借助高效流量实现循环增长,强化上海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。

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天。卓越的全球城市是“背景板”,进口博览会是“调色盘”。进口博览会通过多元化的“会”与“展”实现平台和交流功能,来自全球的客人在这里相遇相识,并描绘绚丽多彩的图景。

进口博览会是上海品牌实力的“秀场”。把全世界优质产品和服务贸易通过高效、便捷、安全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,这是“上海服务”;进口博览会所带来的商品流、人流、信息流,是打造“上海购物”、提振“上海制造”的绝佳契机;而进口博览会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,又将把“上海文化”这块“金名片”擦得更亮……

进口博览会是上海的重要“会客厅”。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、外滩风景区、人民广场地区、豫园地区、南京路步行街地区、国际旅游度假区……诸多会议活动和参观接待点,全市上百家五星级酒店等,都是进口博览会期间海内外客人和“上海服务”的直接“触点”。使这些“触点”成为便捷、友善、舒适度高的魅力“城市会客厅”,是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关键行动策略之一。

当然,机遇不仅是“机”更是“遇”,抓住了、用好了,才不负时代的馈赠、历史的青睐。以举办进口博览会为契机,在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,增强展览业核心竞争力,打造透明、公平、高效的展览市场环境,健全展览业政策扶持体系、加快探索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会展模式等五个领域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“快干”“实干”“会干”,“国际会展之都”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。


来源|文汇报

作者|杨勇(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副主任、教授)

原文链接|http://dzb.whb.cn/html/2018-05/08/content_655829.html